目前分類:╠ 關東(東京/神奈川/茨城/栃木/群馬/埼玉/千葉) (2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第一次到東京觀光,想必都會造訪下町的淺草,兼具現代感與歷史風情,老舖,神社,石板路,應有盡有。

出了淺草站,迎面是擁擠的人潮,熱鬧滾滾的街道,順著人潮走便可以看到被遊客包圍的雷門與紅燈籠。

《蒲生邸事件》裡,孝史與阿蕗,在歷經患難之後,相約五十八年後重遇的紅燈籠。

文章標籤

蔡小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連接秋葉原與御徒町的JR山手線高架橋下,隱藏著一處頗具人氣的文創商店街——“2k540 AKI-OKA ARTISAN”。

這個由鐵路用語與法語混合而成的名字,意思是“距東京車站2540米,位於秋葉原與御徒町之間的工匠街”。

image.jpeg

文章標籤

蔡小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一開始有人叫我打這篇文章,我是抗拒的,好的餐廳自然是想自己藏著掖著。

但每次有人說去上野,吃了阿美橫丁某家要排隊很好吃的丼飯或是章魚燒時,面對他們想要我附和的眼神,我都只能呵呵不語。

索性就來介紹一下我平常上班會去的跟日本人評價高的餐廳吧!

文章標籤

蔡小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最近閒來重讀余秋雨的《文化苦旅》。

距離上一次拿起這本書已經是三四年前的事了,幾年過去它依舊是我認為近幾十年來最好的旅行文學。

畢竟文學冠上「旅行」二字,總要對旅遊有點實際用處,促進觀光吧?

文章標籤

蔡小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     本來我在台灣時是極少吃拉麵的,但是求學在外的人,被離愁裹著,腳寒心冷,胃腸糾結,全部的要求不外乎就是一碗熱湯麵。特別是天氣冷時,來碗熱湯麵,頓起大雪天紅泥小火爐之感,肚皮飽了,又有勇氣去與日本的天寒地凍搏鬥。而每每進到麵店總會聽到幾個熟悉的鄉音,看來台灣人對拉麵的熱愛,不僅在台灣時願意排上一個小時,連到了日本還是這般如癡如狂。難得到日本玩個幾天,怎麼不吃點好的,或著特殊的東西呢?不過畢竟青菜蘿蔔各有所好,暫且不提也罷。一碗好的麵,首先是要湯好,其次才是麵,前者要鮮,後者要彈,最後的溫泉蛋和叉燒就屬於意外之喜了。就先來說說我在日本吃過的拉麵與沾麵吧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一蘭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一蘭是少數我會喝的湯,每次去總要點個薄湯頭,一送上來便是熱香撲面,幾片肉,一把蔥,一點辣醬,調得醇醇厚厚的,小勺舀著吸溜吸溜得極美味。湯呈乳色,喝湯時要特別注意,湯表層有一層油,因此不冒氣,但巨燙,急著喝了,會燙起滿嘴泡。

文章標籤

蔡小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